博客年龄:18年1个月
访问:?
文章:661篇

个人描述

是非成败转头空 古今风月一般同 千古圣贤业 依然大梦中 E-MAIL:zy418@126.com 喜欢探讨哲学或佛学或生命终极意义的人请看我日志分类中的“相由心生的哲学”部分 电话13480845648 曾觉毅

《楞严经》与《华严经》的秘密

2016-08-09 17:59 阅读(?)评论(0)

在佛经中,只有《楞严经》、《华严经》、《法华经》三部经是名副其实的经中之王,也就是只有这些经典说出了修行成佛的关键秘密,指出了所有众生都能够成佛;所有的佛虽然外形名字不同,实际上都是一样的、一体无二的;佛是常乐我净、常住不灭的。而此三部经唯独《楞严经》是最系统、完善但简要的,从明心见性到成佛、从微尘到法界基本都概述无余;《华严经》重点讲佛境界与菩萨境界,讲菩萨成佛的路,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深入理解的,要深入理解必须明心见性;《法华经》是导引小乘归入菩萨道佛乘,并演说佛的无边无尽的智慧功德神通。所以从整体上讲,《楞严经》是最完善的并且切合大众学修的经王,其他两部实际上可以作为对《楞严经》的补充说明,特别是《华严经》完整地解释了菩萨道的过程,弥补了《楞严经》对相关内容的简略。

除了以上秘密,现就关于这三部经典最常见的错误认识归纳辨正如下:

1、《楞严经》中等觉到妙觉之间那段话,我看到的所有法师都解释错了。原文:“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我重新白话翻译一下:阿难,菩萨从此以后修习功德圆满的最后一地叫法云地,此地还是修习位,慈悲心、妙法雨如云一般覆盖了涅槃海。如来倒驾慈航逆流、法云地菩萨进一步自然趋向妙觉,在妙觉以前的这一段正好交叉汇合,这个区域叫等觉。阿难,从干慧心到等觉了,这个觉才开始获得金刚心中的初干慧地(注:金刚心就是金刚不变的菩提心、就是正等正觉的菩提心,简称等觉、金刚菩提心或金刚心,妙觉是无上正等正觉。),就像从先前的干慧地至等觉这样再次经历单复十二(单即一名一位叫做单,如干慧地、暖地、顶地、忍地、世第一、等觉和妙觉,单有七重复即一名十位叫做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十地等,复有五重所以说重重单复十二)才能够穷尽等觉到达妙觉,成无上道(无上正等正觉),等觉至妙觉其中的种种地都是以金刚菩提心观察一切如幻的十种深刻的比喻,用各种如来心的止观来清净修证,渐次深入。阿难,所有这些都是以三增进(三渐次:1永断五辛2严持清净戒律,永断淫心,不餐酒肉,以火净食,无啖生气。3于外六尘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归,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国土皎然清净)的原因,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正的觉悟之路(等觉、妙觉算已经觉悟,前面的干慧心至十地共五十五位是修行位,后面等觉、妙觉是觉悟位)。这样去观修才是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楞严经》用词非常精简,没有多余的词句,等觉至妙觉之间如果没有很多实际内容就会像简述十地一样一句话带过,但这里很明确讲了十地后刚到等觉只是金刚心中的初干慧地,也讲了如何渐次深入至妙觉的方法。而《华严经》正好完美系统的介绍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十地,十地后的入法界品正是十地后的过程,介绍了善财童子经文殊菩萨指点参观五十二处大善知识得到加持而成佛的过程。这就是有必要澄清的第二个最常见错误认识:

2、一般都说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就是从初发心初信开始到成佛的过程。我们好好看《华严经》原文,开始介绍文殊菩萨观察善财童子的根器时就说了善财童子入胎时就有七宝楼阁自然出于宅内,出胎时又自然出现七大藏与五百宝器,福德具足!“知此童子,已曾供养过去诸佛,深种善根,信解广大,常乐亲近诸善知识,身、语、意业皆无过失,净菩萨道,求一切智,成佛法器其心清净犹如虚空,回向菩提无所障碍。”这些就是十地菩萨功德圆满的示现,根本不是初发心的初信就能够达到的!所以文殊菩萨在给善财童子演说一切佛法(一切佛色身相好法,说一切佛法身成就法,说一切佛言辞辩才法,说一切佛光明照耀法,说一切佛平等无二法,等等)后赞叹善财童子“善哉功德藏,能来至我所,发起大悲心,勤求无上觉。……汝见无边际,十方一切佛,皆悉听闻法,受持不忘失。汝于十方界,普见无量佛,成就诸愿海,具足菩萨行。”所以文殊为善财讲的法与赞叹善财的话都不是为一般菩萨讲的,是对十地菩萨后将要示现一生成佛的菩萨才会说的。

我们再看善财依文殊菩萨指示去参的第一个大善知识德云比丘:“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照曜,普观境界,离一切障,善巧观察,普眼明彻,具清净行,往诣十方一切国土,恭敬供养一切诸佛,常念一切诸佛如来,总持一切诸佛正法,常见一切十方诸佛。……我唯得此忆念一切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见法门……海云比丘当令汝入广大助道位,当令汝生广大善根力,当为汝说发菩提心因,当令汝生广大乘光明,当令汝修广大波罗蜜,当令汝入广大诸行海,当令汝满广大誓愿轮,当令汝净广大庄严门,当令汝生广大慈悲力。”,看看这些也都是超过十地的境界,都是趋入广大法界佛道的过程,不是初信位的人能够接受的。善财童子受德云比丘指示后,“一心思惟善知识教,正念观察智慧光明门,正念观察菩萨解脱门,正念观察菩萨三昧门,正念观察菩萨大海门,正念观察诸佛现前门,正念观察诸佛方所门,正念观察诸佛轨则门,正念观察诸佛等虚空界门,正念观察诸佛出现次第门,正念观察诸佛所入方便门。”,马上就能够切入实行,正是等觉菩萨初步的表现,根本不是有的人解释的说善财童子参德云比丘没有锲入。后面的那些大善知识也都一样是等觉菩萨或佛的示现,都是让善财步步深入,才能一步步让善财童子很快成就了与普贤菩萨同等的佛力。所以千万不要误认为一般人没有功德智慧的基础只要发心也能够一生成佛。这就涉及到了时下常见的禅宗顿悟成佛、立地成佛的说法,我们看经典就知道,确实有不少一生成佛的例子,例如释迦牟尼佛、善财童子、龙女。释迦牟尼佛是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佛,善财童子在普贤菩萨身(法界身)中成就,龙女在南方无垢世界成佛,很多人以龙女成佛的例子说明立地成佛,其实也是误解。这就是有必要澄清的第三个问题:

3很多人拿《法华经》上龙女成佛的故事说明立地成佛是可以的,那我们就好好看看《法华经》原文中龙女成佛的详细过程: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按:这说明龙女在海中就常听法华经)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按:文殊菩萨介绍的这些说明了她其实是等觉菩萨的最后身了,所以八岁就能够很快了达诸法,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这完全就是等觉菩萨才有能力,加上慈念众生功德具足,已经具备了成佛的条件,这是一辈子修来的吗?当然不是啊。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按:没有考虑龙女过去所积功德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  遍照于十方,

  微妙净法身,  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  用庄严法身。

  天人所戴仰,  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  无不宗奉者。

  又闻成菩提,  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  度脱苦众生。”

按:此偈语也是龙女自己说明自己已经具备成佛的功德智慧与大愿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按:有人以为龙女献的宝珠是龙的性命之珠,其实价值一个佛世界的宝珠,根本就不是任何少于一个佛世界的东西能够等价的,意味就是龙女的功德早就修成了自己的世界,请释迦牟尼佛也给与加持,并在这个举手之间作个时间比较让舍利弗等人信解妙法。

答言:“甚疾。”

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实际上就是龙女已经成佛,只是示现龙女身)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按:龙女瞬间转男身示现成佛度众,实为果地佛或者等觉,经文说的是成等正觉,等正觉就是等觉,不是某些人说的只是初地菩萨的示现。龙女示现转女成男成佛也是为后面的如来寿量品、如来神力品等经文作铺垫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统观龙女成佛的经过以及《法华经》全经,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法华会上,只有龙女一人立即成佛,除了退席的那五千增上慢比丘不堪授法以外,与会的罗汉果弟子包括禅宗初祖大迦叶与其他弟子都得到了成佛的授记,但是没有一个是一辈子就能够成佛的,都还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所以《法华经》没有说普通人一听法华经就可立即成佛这一点是必须要认真看清楚的。

千万注意那些增上慢比丘正是那些自以为已经究竟了的人:“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槃,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

 

还有人说有经典说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广额屠儿等等的典故,其实也是误解经文了。我们看看这些说法的来源吧:

1、净土宗善导大师的故事:长安京姓,本为屠。因善导和上劝人念佛,满城断肉,京嫉之,持刀入寺,兴杀害意。导指示西方,现净土相。即回心发愿,上高树念佛,堕树而终,众见化佛引天童子从其顶门而出(天童即其识神)所以这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故事其实不是成佛,只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而已。

 

2、北凉译出的《涅盘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

《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

 

    所以,这些个立地成佛都不是真正的立地成果地佛,都是因地佛,只是具备了成佛的因,成佛的福德、智慧都没有圆满。禅宗六祖说的见性成佛是成因地佛,正如六祖最后传法说的:“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所以六祖也说:“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自性邪险,佛是众生。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很明白六祖说的这个佛就是清净心,所以还会迷悟不停,只看心念的平直与险曲来判断此心是佛是众生,根本不是究竟的果地佛状态,六祖说的见性成佛是因地佛是没有疑问的。后世一些抓字眼的人看到达摩与六祖一说见性成佛就以为他明白心就是佛了就是自己是佛了,根本没有看到六祖也说了“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随便就把自己当做佛正是邪迷啊!这就是宋以后狂禅流行“圣人”遍地的原因。要知道禅宗的真正祖宗是释迦牟尼佛,后面的大迦叶与阿难等等各位祖师都只是证了阿罗汉回心向大的大菩萨,在法华会上明确授记将来成佛的时间还相当遥远。现在的人随便说什么祖师禅如来禅也不是真的知道这些,搞得好像祖师传法比如来更厉害,以为达摩与六祖说的才是真理,这是严重的不知道实际情况的愚痴颠倒!!!

关于顿渐的问题,《楞严经》说的是:“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就是说,明心见性后必须除灭五阴妄想才能够成就金刚干慧心而趋于菩提正觉,这个过程在理上可以一下明白,但众生习染深厚,不可能一下子消尽所有的欲望、习气、妄想,所以,要从色阴开始一层层地次第灭除。只是由于每个人习染深浅的不同(过去世的积累功德业力的不同),很多人因释迦牟尼佛的讲法与加持当下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等不同果位,这些人也必定得到相应果位的宿命通等智能(具体标准参考《楞严经》),不可能是啥也不知道就说自己成就了的。五阴就是五重大的妄想,我们的身体与物质世界就是色阴,这就是修行首先要突破的坚固妄想,例如圆寂才几十年的虚云老和尚晚年最后几年在云居山时深夜在山地行走也不需要灯,晚上也不喜欢点灯,有弟子问他是不是眼睛有光他也不回答,其实正是《楞严经》说的“若目明朗,十方洞开,无复幽黯,名色阴尽”的原因。我们现在有的学佛者说自己啥都看空了,无所得了,而实际上是眼睛一抹黑,根本连色阴都没有破,这么愚痴颠倒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破这个妄想。《楞严经》说的成佛的一个硬指标就是必须五蕴皆空,六根能够互用。《楞严经》说:识阴若尽,则汝现前诸根互用,从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如净琉璃内含宝月。如是乃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萨所行金刚十地等觉圆明、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无所得就是妙觉,就是正遍知,就是释迦牟尼佛一样的所有佛的智慧与德能,绝对不是那些狂禅表现出来的愚痴狂妄颠倒!

  最后修改于 2016-08-09 18:02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